费曼是谁?

不知道费曼是谁的朋友,应该或多或少地听过“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的具体步骤并没有直接出现在理查德·费曼的著作中,而是通过他在教学和交流中的实际方法总结出来的。不过,这一学习方法的理念可以追溯到费曼的教学风格和他在多个场合所表达的学习哲学。

我之前也只是偶有耳闻“费曼学习法”,但是却从不知道理查德·费曼这号人物。孤陋寡闻的我,也是在《奥本海默》电影上映之后,才知道J·罗伯特·奥本海默这个将火种(原子弹)带到人间的科学家。再往回追溯的话,看了《模仿游戏》之后,才对艾伦·图灵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这些人类历史上伟大科学家的了解,居然是在我人生二十多,甚至是三十多岁之后才开始的,实在是羞愧难当。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人公, 费曼的全名是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这个人很牛逼,随便说出几个成就,如果在座的各位,能达到其中任何一项成就,都可以够你吹一辈子牛逼了。

他参加过曼哈顿计划。曼哈顿计划,是二战期间,美国造原子弹的一个机密项目。在三位一体(原子弹核爆试验)试验时,他可能是唯一一个裸眼观看蘑菇云的人。对造原子弹感兴趣的朋友,强烈推荐去看《奥本海默》。

他是一位“业余”艺术家,有人愿意花钱买他的绘画作品,并且举办过个人画展。他热爱打鼓,他的邦戈鼓演奏水平,在当地的美国人看来,已经达到专业级水准(法国人能看出他的演奏缺乏层次,节奏和强弱还差点意思)。

他曾经担任过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教授。

他是一位理论物理科学家,并于1965与朱利安·施温格朝永振一郞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总的来说,他是理论物理科学家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原子弹制造者画家鼓手

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费曼学习法

人尽皆知的“费曼学习法”,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好,最科学的学习方法。用一句话来概括其核心内容,即是“用输出倒逼输入”。

用输出倒逼输入,是一句经过高度精炼的、具有指导作用的公式,我们一般称这种公式为“方法论”。到底什么是“用输出倒逼输入”呢?

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学习一门新知识时,我们的学习目标应该是理解、消化吸引知识的本质,将其内化成自身的一部分。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文字。

举个学生的例子。 初中几何课上,老师讲了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二分之一底乘以高(S = 1/2 * b * h)。学生们能将这个公式,一字不差地倒背如流,但是,对于一些简单的变换形式的求边长或高的具体题目却不会做(这个例子来源于真实故事)。如果你问他如何求三角形的面积,他会非常快速地说出上述的“标准答案”。

再换个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一秒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好,我们查找相关资料,维基百科给的定义如下:“秒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是s”。这个定义好像说了,但是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秒在英文里的原始词义是计算小时的六十分之一(分钟)后,再计算六十分之一。在公元1000至1960年之间,秒的定义是平均太阳日的1/86,400(在一些天文及法律的定义中仍然适用)。在1960至1967年之间,定义为1960年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的1/86,400,现在则是用原子的特性来定义。秒也可以用机械钟、电子钟或原子钟来计时。

看这定义,好像是人类为了方便沟通协作,人为创造出来的一个术语,在客观世界里,它(时间)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说到这里,你应该大概明白,用输出倒逼输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要求,你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如果你能用简单的语言,将一个复杂的、抽象的理论或事物,讲给一个小学生听,并能让其听懂,那么你就算是掌握了“费曼学习法”。

方法论

费曼学习法方法论

  • 学习的本质

    学习的本质是理解、消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回”字有几种写法死记硬背。

  • 确立学习对象

    这是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的。最好是能量化学习目标,比如在一个月内学会某个具体的技能。

  • 理解所学的知识

    如何理解所学的知识,涉及到如何理解这个世界。我们几乎无法理解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东西。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一个渐近的过程。理解知识也是,别着急,慢慢来。

  • 输出倒逼输入

    用自己的话,将所学的知识去教别人。能够让小学生也能听懂你在说什么。

  • 回顾和反思

    这项是为了主动加深理解。

  • 简化和吸引

    便于存储在大脑里。

别闹了,费曼先生

《别闹了,费曼先生》(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是一本半自传。费曼与雷顿打鼓期间,经常讲述其生平故事,后者将其录音并整理出版。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自传,书里的内容,涉及纯专业领域的内容较少。在读者看来,就是一位叙述者,向听众讲述人生过往的一些趣味故事。全书涵盖了费曼小时候玩收音机,求学期间的趣事,参与曼哈顿计划背后的故事,当教授期间的八卦,以及学习绘画,打鼓,访问巴西、日本并学习葡萄牙语、日语等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故事。

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如何的说教或工具书,只是一位有趣的科学家讲述的一些有趣故事而已。但是,透过这些故事,你肯定会学习到那些人们所谓的“有用”的东西。

Reference